遊學!? 留學!? 心得一

2008年七月到九月, 我跟公司請了三個月的假, 去了紐約一趟, 對我來說這是個冒險. 畢竟在台灣的社會觀感來說, 都快三十歲(那是當時, 現在是已經)剛結婚, 怎麼可以不事生產, 不賺錢養家, 還放蹤自己出國去玩? 去之前很難解釋, 就當做我任性吧, 現在回來了, 我只能說一切都很值得. 但是要怎麼跟大家說值得, 也還是不容易. 慢慢跟大家分享吧...

以前去新加坡那些國家的時候, 看到他們那種多族群的社會, 光是外表就非常不同, 華人/印度人/馬來人等等要生活在同樣的社會, 中間的衝突會有多大? 結果導遊說, 沒什麼大問題, 不同族群通婚也是很普通的情況. 語言如果不通, 就用英文. 這次在紐約, 族群更多了, 走在街頭甚至不太容易聽到英文(!?) 據說文盲還不少, 不過真的要溝通的時候, 大家還是有共識要用英文.

而台灣呢? 台灣的語言政策我覺得實在是有點人格分裂. 國語嘛, 被政府強迫大家說也已經六十幾年了, 大家應該也都會講, 真要有什麼"痛", 痛也痛過了. 台語嘛, 要確保台灣主體性, 保留台語也無可厚非. 不過坐在火車/捷運裡, 每到一站就從國語, 台語, 客家話, 英文都說一遍, 完全是一種浪費, 畢竟目前絕大多數的人都聽得懂國語. 我知道有人會說, 我山裡的阿伯, 或水邊的阿嬸就只會說台語, 客家話. 但是憑良心說, 真的嗎? 多嗎? 有需要為了這種極少數族群, 讓每個站名講個二三十秒嗎? 我的重點不是國語比台語好, 就算政府現在決定要把台語當作官方溝通語言, 我也無所謂, 我的重點是"單一". 我的重點也不是真的在意火車/捷運裡面每站要說那二三十秒. 而是這種小地方顯示了政府想要面面討好, 而其實只是把資源內耗用掉的心態. 秦王書同文, 車同軌, 每國都有犧牲, 但犧牲完之後就是進步得快. 現在世界競爭激烈, 而目前政府的作法就是讓這個犧牲的時程持續.

所以你們可以知道, 當我一直在電視上看到客委會打的那個客語能力認證的廣告, 我有多反感. 這個委員會居然這麼有錢, 在這麼多電視台, 那麼多時段播這個廣告. 沒有其它地方更好花這些經費嗎? 讓那些小學生過這個認證的目的是什麼? 延續一種文化? 一種語言慢慢少人使用, 甚至死亡也是很正常的, 用外力去延續它, 就像用葉克膜治病一樣, 它治不了病, 只能延續短期的生命.

留言

匿名表示…
我在三十歲左右時,也是曾經放自己一個長假,離開了原來的工作,到歐洲自助旅行流浪了兩個月。我也是覺得非常的值得,甚至可以說這是我一生中作過最正確的決定。這兩個月中的所見所聞,讓我自己成長很多,過程的遭遇也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。

很多事值不值得是存在自己的心中,別人是沒辦法體會的 :)

不過趕快利用最近的時間多寫寫自己發生的事吧,不然等到自己懶了就很難完整的好好的寫了。

至於語言,這個議題有點複雜。在台北這大都市的捷運上講四種語言,是有點矯枉過正,但是這是社會轉型過程的一部分,何妨容忍一下。 ^^  畢竟沒人要求所有場合都要用四種語言,只是留點空間在小小的車廂裹,對族群融合或許更有幫助吧。

而語言的死亡,因為我正好是你舉例的客家人,有點尷尬:)。但語言是一種鄉愁,我曾在地球的另一端,碰到一些旅行團,他們說著跟我小時候一樣的語言,雖然我知道他們是大陸人,但剎那間還是覺得非常的親切。這個世界實在是變化的太快,以往一種語言之死,需要幾個世代,但現在可以短到幾十年。有的病的確是治不了,但若是摯愛的人走的太快,難道你不會想用葉克膜延續一下嗎 :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Google Phone跟iPhone的比較!?

我第一個Android程式上架了...